訊息新知 News

美國預防醫學專責小組不建議在無症狀成人常規施行心電圖篩檢有無心房顫動的發生

USPSTF Says There Is Not Enough Evidence To Support Routine ECG Screening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symptomatic Adults 2018/08/07

  “儘管用心電圖進行篩檢可以發現先前未知的心房顫動病例,但此檢查跟脈搏觸診的篩查比較起來其檢測的病例並沒有比較多。"美國預防醫學專責小組表示“針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可以降低中風和全因死亡風險,但會增加出血風險,目前的試驗尚未評估針對無症狀心房顫動老年人的治療是否比檢測到或有症狀的心房顫動治療的效果更好。"另外該小組指出,心房顫動透過減少心房血流量和易於形成血栓而增加中風和血管栓塞的風險,特別是在左心耳中。因此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的危險年發病率每十年增加約 1.5%,從 50 至 59 歲的人群增加 1.3% 至 80 至 89 歲人群的5.1%。此外,歸因於AF 的中風與預後不良相關:大約30%的患者在中風後1 年內死亡,並且高達30%的存活患者有嚴重後遺症。 在因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患者中,估計大於20%在中風時或中風之後不久被診斷有心房顫動。因此, 這次的回顧是希望了解目前是否有證據顯示針對無症狀心房顫動及使用抗凝治療是否可以預防中風和死亡是有效的。

   工作小組審查了17 項研究共135,300 人。其中這些研究都沒有評估篩查與未篩查對健康結果的影響。這些研究確實表明,使用心電圖進行系統性的篩查比起不篩檢可以發現更多新診斷的心房顫動病例(12 個月內增加0.6%至2.8%)。 然而,使用系統性的使用心電圖篩檢跟使用脈搏觸診比起來並沒有檢測到更多的病例。

  在 JAMA 期刊中,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米勒醫學院的醫學博士Jeffrey J. Goldberger和醫學博士Raul D. Mitrani 在他們的社論中說,開發一種有效預防心房顫動相關心源性栓塞性中風的篩查策略應該是公共 衛生的優先事項,但這可能涉及心電圖篩查之外的其他策略。Goldberger 表示正在進行的試驗正是研究 篩檢心房顫動是否可以預防中風。“十秒的心電圖篩查對於篩檢心房顫動並不是很有幫助 - 這更像是大海撈針。我們需要平價的長期監控,像是智能手錶。 “

   他也指出,篩查心房疾病可能是一個更有效的 選擇。 “我們過去常常相信心房顫動會導致中風, 但我們現在傾向認為實際上是心房疾病產生造成中 風的血栓"。他補充說,心房疾病也可能導致心房 顫動,但不一定是呈現線性關係。“有時心房顫動 可能發生在中風之後,或者可能根本不會發生。因 此,檢測心房疾病本身更理想,目前針對那些患有 隱源性中風的患者,去研究其他心房疾病標誌物。

   Goldberger 表示“顯然,如果臨床醫師發現病人脈搏不規則,他會想為病人做一個心電圖。除此之 外,工作小組的主張是正確的 - 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 來建議進行大規模篩查。但我認為醫師可以針對病 人具體情況做出決定。如果患者有中風的幾個風險因素,那麼我認為要求心電圖是合理的。

  在 JAMA 心臟學雜誌的一篇社論中,醫學博士 Rod Passman 和醫學博士 Jonathan Piccini 指出,歐洲 心臟病學會(ESC)和美國心臟協會建議使用脈搏觸診來篩檢心房顫動,如有異常搏動再進行心電圖檢 查。

  USPSTF 在其建議聲明中還指出,ESC 建議考慮進行系統篩查,以檢測 75 歲以上人群或中風高危險群的心房顫動。Passman 表示“尋找心房顫動的常規心電圖檢查顯然不符合成本效益,且跟在體檢中聽到不規則脈搏或心音才做心電圖的患者比起來並沒有診斷更多的心房顫動。"他建議患有中風和血壓,糖尿病和血管疾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中風危險因素的患者,應在常規就診時進行定期理學檢查和脈搏檢查,如果發現有不正常情況,則應轉診進行心電圖檢查作進一步檢查。